资讯
NEWS

电影中的经济危机与经济危机中的电影


【内容提要】历史经验表明,每个时代的经济危机都与那个时代的电影有着互动关系,而且,有意思的是,经济危机时期往往是电影发展的繁荣时期,电影似乎成了经济危机的反指标。电影是艺术、是大众传媒体,又是一种文化产业,其既受到一般经济规律和资本属性的限制,同时又有着其特殊性,其兴衰与社会文化语境和接受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在经济危机时期,电影往往成为压抑的宣泄和心灵的慰藉。从历史上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催生了好莱坞类型电影,之后经济危机的出现也导致了类型电影的一些转型和流变。面对现实,当下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倾向和进一步对娱乐性的倚重也与经济危机中总体态势和举措趋势不无联系。

【作者简介】程波,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

           张倩,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硕士生

  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和AIG的破产,美国金融市场骤然动荡,引发了全球股市暴跌,美元汇率大幅度下滑,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惊呼美国正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暴风骤雨般地席卷全球,导致世界经济一片萎靡,全世界联手推出对策努力“救市”。与此同时,呼唤信心回归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期望。

  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预言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1929年黑色星期二,华尔街股市崩盘,资本主义结束之前一路高涨的发展事态,生产的相对过剩导致经济危机。在2008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崩盘使全球又陷入了一场经济困境,随着经济危机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通货膨胀、裁减工人、民工返潮等,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每个人都切身体会到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和焦虑。经济危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电影中的人物们也许是最好的参照。从历史到现在,人们在经济的涨幅浪潮中生活,可以产生一夜暴富的“美国梦”,也可以一夜之间丧失所有,电影不仅反映了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起着“造梦”和慰藉心灵的功能。

  一、经济危机带来文化危机,电影重建信心

  (一)经济危机风情画

  直接描写经济危机的电影也有着相当的数目。无论是《华尔街》、《股海浮沉》、《美国疯狂》等直接用故事来讲述经济危机的来龙去脉,还是《脱线一箩筐》对金融业的嘲讽,抑或是这《股海浮沉》、《股票分析员》、《流氓交易员》等一类以典型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为主人公的商战片,众多电影的纷呈,不仅表达了金融危机的全息景观,而且呈现了社会阶层的风俗画卷,同时也为我们回溯当时的环境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些电影探讨了金融危机中的银行和金融经济经受了何种考验,是如何崩溃的,同时电影揭示了那些制造危机的金融界内幕现象,甚至可以成为对经济危机中的组织和群落的电影考察。

  《香港73》讲述的是七三年香港的疯狂炒股热,主人公目睹股票由狂升到狂泻的社会众生相。电影《华尔街》是商业电影中的经典作品,表现了股市内幕和幕后黑手的贪婪欲望。《屋内聪明人》主要记录了安然公司的丑闻,揭露了一群高层经理人如何搞垮企业、卷走美金,让投资人血本无归和无数员工失业的事情。《八月钱潮》是一部揭露企业犯罪的电影。上世纪90年代华尔街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出现了现实题材影片《反托拉斯行动》。《重返泡沫时代》讲述2007年日本的经济接近崩溃,社会问题凸显,是因为1990年曾出台的《不动产贷款交易章则》所导致的恶果。短时期内闲置不动产的贷款,会产生巨额的不良债权,压制银行的经营,承担着巨额贷款的银行,也就面临倒闭,泡沫只有在破灭时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金融大头们策划这一切是为了在银行破产时不断收购企业的股份,来得到天价资产。

  《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Rogue Trader)(1999年)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电影。1995年巴林银行,这家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破产了,它曾经是英国贵族最为信赖的金融机构,200多年优异的经营历史,没能逃过破产的结局,事件震惊世界。电影拍出了股市内线交易的内幕,质疑现代人面对金钱诱惑而普遍出卖灵魂的道德问题,也将“股市如战场”这一命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合当前经济领域的种种黑幕,这部影片仍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

  除了直接对经济危机进行电影考察,经济危机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笔者以为主要还有以下两种:

  其一,通过把经济危机的影响置换成人在家庭、婚姻问题中的伦理困境呈现出来。在这一类电影中,经济危机成了笼罩在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之上的无形又无所不在的压力源。《铁拳男人》、《杀死一只知更鸟》、《偷自行车的人》、《当幸福来敲门》、《光猪六壮士》等影片从男人作为家庭支柱的家庭结构和观念出发,把男人/父亲放到一个压力承担者的困境中,通过他们的选择和奋斗,以及他们和家庭关系的变化中揭示主题。《一个美国女孩的秘史》、《库斯特婆婆上天堂》、《快乐至死》、《女人本色》等则从女性视角出发,在完成类似的叙事和价值策略同时,往往还突出某些女性主义的观念。还有一类就是青春片和儿童片,家庭中的青年或儿童,如何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来看经济危机下的纷扰社会,如何体验家庭的破败或者疏离,以及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比如《毕业生》,比如《莱姆》。

  其二,用经济危机中的个体承受与个体抗争来置换直接的经济危机呈现。这类电影中的个体往往并不单方面地凸现其家庭或者职业背景,而是把个体消极的迷茫、失落、异化,积极的奋斗、努力、信心,或者消极与积极之间的相互转化当作支点来完成剧情和人物塑造,往往具有一种典型性或者象征性。这样的策略运用十分广泛,渗透在大多数与经济危机有关的电影中。

  (二)信心问题,文化危机

  对于美国这次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投资和消费的态度。金融风暴表面上看到的是美国的经济危机,但背后隐藏的可能是美国的文化危机。美国花了40年时间教会他们的清教徒负债销售,说明今天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跟过去已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不负责任的消费。而且美国自己的储蓄率太低,完全靠美元霸权维持运转。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美国生活方式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这冲击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信心问题和价值观念。信心问题属于精神层面,说到底是文化问题。而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反映了这一问题。

  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使大部分人不仅身陷困难、生活悲惨,同时价值观和社会信念动摇。这在以30年代大萧条为背景的电影中有着深刻的反映。

  拍摄于1967的《邦尼和克莱德》,电影背景是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是根据当时两个抢劫犯到处偷车抢劫最后被警察击中身亡的真实故事写成,影片突出地展示了当时美国萧条时期的社会和物质环境,对强盗的心理描绘表现了大萧条时代人们丧失了值得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以及对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探索。

  《莱姆》的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英国利物浦。主要表现的是底层平民的悲惨生活。影片通过一个7岁儿童莱姆的视角来表现一个家庭在经济危机中所发生的变故,其中不仅有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还涉及到每个家庭成员在生活的压力下所发生的行为和心理上的变化。经济大萧条使莱姆家庭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父亲丢了工作,失业的压力让他感到在家里丧失了尊严,于是变得脾气暴躁。绝望与无助使他成了法西斯主义的信徒,沉迷于暴力运动中。这部影片画面沉郁阴暗,与当年萧条的社会背景相吻合,展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悲凉残酷,同时这个家庭也是一个工人阶层家庭的缩影,代表了当时失业工人的生活状态。

  1932年的德国社会主义影片《库勒旺贝》描写的是1931年德国柏林经济危机中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影片表现了在经济危机下青年人在巨大压力下的生存状态。老工人和儿子同时失业,政府取消给青年失业工人的救济金,儿子在生活和家庭的压力下跳楼自杀,法院勒令付不起房租的他们搬出住处。

  1933年的《三只小猪》,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曲“谁害怕大灰狼”指向当时美国大萧条,表达了大萧条时期人们没有工作失去家庭的悲苦和哀愁。《紫苑草》的电影背景是1938年万圣节前夕,影片在许多场景中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经济危机中的城镇和下等人的生活状况,以及信心沦丧的压抑感和无法解脱的痛苦。

  经济危机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由于失业人口激增,社会情况逐渐恶化,犯罪组织愈演愈烈,享乐主义盛行,政治局势不稳。所以说,经济危机不仅带来的是物质危机,还有深层面的文化精神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危机逐渐会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性的危机中,不同的生活都会有金融危机的影子。

  在香港,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进攻,其目的是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浑水摸鱼,狠捞一笔。这造成了香港1997年的股灾。《流星语》的故事发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大环境背景下,由张国荣饰演的香港金融界骄子阿荣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由社会高层沦落为送货散工,并且他收养了一个孩子明仔。影片在动人故事的背后,掩饰不住的是中产阶级在金融危机中破产后,自尊心受到伤害,留下阴影,于是通过逃避现实的生活寻找失落的自我,四年期间是一个重建心灵的过程。最后明仔回到了母亲身边。阿荣也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在日本,1997年经济危机催生了风靡日本甚至全亚洲的灵异电影风潮。2000年的《大逃杀》,讲述已经饱和的世界经济给亚洲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萧条。一千万失业者遍及全国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们面临着信仰崩溃、价值观毁灭的问题。学生的暴力行为令人发指,教师殉职者人数高达1200人。《重返泡沫时代》在假设2007年日本的经济崩溃,主人公坐上时光机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去阻止泡沫经济崩溃,从而解救日本的故事。人们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或多或少地会采取逃避态度,这部电影通过想象给了人们一种改变现实的心理安抚。

  韩国1998年开始兴起的伤感类型的爱情文艺片和恐怖电影大获成功。如《信》、《女校怪谈》、《退魔录》等,电影内外暗示经济不景气的缩影使观众得到共鸣。1999年反映经济危机的《快乐到死》,也获得艺术和商业双丰收。这部影片描写了经济危机给家庭婚姻生活带来的影响。讲述在经济压力下,女性在家庭陷入情感困境时所表现出的迷惘和无奈。2005年《欢迎来到东莫村》、《马拉松》,表现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韩国人民,因为复杂的都市社会与日益加重的生活压力,不免集体渴望回归单纯。

  由此看来,文化危机在经济危机中成了一个异常重要的因素。而破解金融危机,除了要“看得见的手”这一有力的经济手段之外,还需通过振兴精神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重建信心。在经济危机中要重建信心,需从重振文化精神做起。韩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实现了神话般的发展,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与此同时,韩国政府给予电影业支持,为电影创作营造了比较稳定的环境,使韩国电影在世纪末崛起。

  (三)经济危机中的电影功能

  电影有着重振文化精神的功能。历史上美国多次发生的经济危机,恰恰都是美国电影的繁荣期。电影票房成了经济反指标。探究这种奇异现象的原因,是电影作为“造梦机器”,不仅给在现实中遭遇困境的人们提供“避难所”,同时还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开罗紫玫瑰》告诉人们电影就是最好的造梦机器。故事背景是19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的美国,失去了工作的希利亚把电影当成唯一的精神支柱,用以逃避现实,她最爱看一部名叫《开罗紫玫瑰》的爱情片。她的丈夫也失去了工作,终于赌博喝酒,现实的生活冰冷无望,忽然有一天,电影男主角汤姆走下银幕对希利亚表达了爱慕之情。希利亚惊喜万分,但毕竟是一场梦幻。汤姆最后回到电影里去,希利亚回到了现实的家庭中,丈夫变本加厉地虐待她。希利亚再次去电影院,看着新上映的歌舞片又露出了以往的笑容。

  《一个美国女孩的秘密》的故事背景同样是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尽管内容是经济危机,但影片的基调并不晦暗,最后美好的结局也能让观众相信生活会好起来的。无论经济危机带来多么大的生活压力,电影从来不会给人们更大的压力,这部电影营造了一个带点苦涩味道的美国梦,这让人记起在美国三十年代的电影中,由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成为当时治疗人们伤痛的良药,她的可爱活泼的形象让人们面对现实有了一种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时隔多年,美国再次遇到经济危机。电影里的这个女孩形象或许也是秀兰·邓波儿所代表的一种时代精神的延续。

  香港电影《金鸡》试图通过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反映出亚洲金融风暴、负资产对整个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影片通过一个妓女的命运来贯穿香港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腾飞到亚洲金融风暴时期进入低潮的社会变迁,结尾是一个令人如释重负的圆满结局。同时期的作品《女人本色》讲述的则是一个“香港阿信”的故事,香港自1997年后经历亚洲金融大风暴、香港股市大跌、民间爆发负资产狂潮、失业率空前高涨、企业纷纷裁员减薪、市面一片萧条等事件,影片将这些事件全都贯穿在女主角成在信身上,她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来,努力奋斗,最终获得友情、爱情、家庭和事业,充分体现出现代女性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纵观电影史,无论被当年的罗斯福总统赞为“微笑天使”的秀兰·邓波儿的影片,还是卓别林的小人物喜剧影片,甚至大多数迪斯尼的动画电影,都是“疗伤影片”。电影的造梦和疗伤功能在经济危机中更加出彩。

  《奔腾年代》以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大恐慌”和之后的“美国梦”为背景,通过一匹叫做“海洋饼干”的残疾马的奋斗,融入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这批马在美国几乎无人不晓。它创造了赛马史上的奇迹。它的故事对于一个陷入经济萧条、焦虑和恐慌的国家来说,就像一道灿烂曙光。同时,《奔腾年代》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部“疗伤电影”,它也是一部励志片。影片在这匹马的艰辛奋斗过程中,穿插了当时经济危机的黑白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那个年代经济危机从开始到结尾的过程:工业化的进程——乡村的面积缩小——高度工业化——经济危机——行情大跌——25%的劳动力失业——全国大迁徙——罗斯福新政——国家救助——公共工程——经济复苏。可见《奔腾年代》基调积极,寓意明显,通过马表现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拍摄于1940年的《愤怒的葡萄》,表现了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俄克拉荷马州迁居的汤姆一户农家的故事。汤姆一家与成千上万的其他农家一样,忍痛离乡谋生,尽管现实不理想,但他们不放弃希望。结尾暗示罗斯福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影片塑造了一个平民中的英雄形象。无论电影中的社会多么冰冷无情,电影最终制造了一个个人主义神话。

  像《铁拳男人》、《当幸福来敲门》这一类来源于真实人物传记的影片,用男人的奋斗和不屈隐喻与命运的搏击。一个为家庭而战的男人受到了民众拥戴,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民间英雄,他们不仅代表着自己,还代表着人们心中所坚守的一份信念,电影告诉人们无论现实多么艰难黑暗,都不要放弃。

  这正如学者王家新所言:“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调整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增强信心。”这一类电影往往不走“逃避主义”路线,而是借经济危机现实题材,制作贴近生活的作品。

  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巨大的精神慰藉作用,人们需要告诉自己生活还是美好的,越是经济萧条的年代,人们越有闲暇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人们都期待能够突如其来的使自己的经济状况改观,期待着可以无休止的消费,所有的这些期待和幻想构成了人们熟知的美国梦。同样,美国梦在现实和电视上一样都不曾消失过,这使得人们的期待成为一种可能完成的现实。然而,现在的华尔街上空或许萦绕着的是一场美国噩梦。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失业率渐渐增大,无数家庭承受着经济艰辛,电影的功能只能是制造一个圆满的美梦让人们暂时沉醉。

  所以,不论从积极还是消极的角度上,电影成为经济的反指标都不是一件怪事。

  二、经济危机影响下的类型电影传承与流变

  美国自1783年取得了对英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先后分别于1907年美国银行危机、1929年华尔街股市、1987年华尔街大崩溃、1999年“9·11”后的经济萧条、2007次贷危机直到2008,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这些经济危机对当时的电影类型有着不同的影响。

  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电影业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各大财团纷纷插手电影经济,使得电影的生产越来越规范化和商业化,逐渐形成了大制片厂制度的模式。1933年的美国电影业说明了政府和垄断工业是如何互相影响的。“统治”阶级与政府周旋是为了加强能为统治阶级谋得最大利益的一整套财产关系。因而大政府就成了大商业组织的同盟者,无论用心多好的企业规章都是只为大公司利益服务的,所有产业(包括电影业)中为数不多的掌权人物与政府在各个方面都进行着密切的合作,用以扶助政治家们和维护他们权利的产业主们。国家复兴总署的法律为电影业撑腰而未受到任何反托拉斯法规的威胁。国家复兴总署做出担保:派拉蒙公司和福斯公司几乎可以利用任何方法来度过大萧条,这就是电影业甚至在经济下降时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的原因。[1]这同时也是促成类型电影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制片场制度中制片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流水线的制片方式以及明星制的产生,注重影片生产的商业规律,使电影艺术逐渐走向程式化和类型化。

  (一)歌舞片在经济危机中的转变

  1929年-1933年经济大萧条,工人失业,银行倒闭,生产力下降,货币贬值。而美国30年代的电影,并不关心它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好莱坞成了“梦工厂”,类型片是“梦工厂”最好的造梦机器。自从《爵士歌王》拉开了歌舞片序幕后,歌舞片在经济大萧条中盛行,它为处在社会动荡中的普通观众提供了梦想的空间和来源。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是银幕上的歌舞片却总是歌舞升平的一片光明景象。它使得人们压抑的心理获得释放,温暖了苍白的人心。

  有声电影的发展正好遇上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米高梅公司在1929年拍摄的《百老汇旋律》,不仅打破了票房纪录,还获得第2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正逢美国历史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在当时严酷的失业率下,对照的是以浩大场面、奢华生活、富丽环境和男女主人公浪漫爱情为特色的歌舞片大放异彩,几乎成了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片种并广受欢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好莱坞电影工业成为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唯一景气的工业,迎来了歌舞片的第一个高潮。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紧张的中东局势,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一夜间,无数投资者被深深套牢,并陷入了痛苦境地。与此同时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歌舞片融入霹雳舞、摇滚乐等,以适应当代青少年的口味。代表作品有《周末狂热》、《油脂》、《闪电舞》等。

  21世纪以来,在美国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以及“9·11”事件的发生,歌舞片又出现生机:2000年《舞出一片天地》、2001年《红磨坊》、2002年《芝加哥》,后两者还赢得多项奥斯卡奖,这足以说明歌舞片在美国的稳固地位,歌舞片与世道人心相关联。从2007年次贷危机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延续,歌舞片再次成为影业投资人的选择。出现2007年《发胶》、《歌舞青春1》到2008年《妈妈咪呀》、《恋爱心曲》、《舞出我人生2》、《歌舞青春3:毕业嘉年华》等歌舞电影。歌舞片代表了时代变迁。在2008年的今天,充满梦幻感的歌舞片重新占据了银幕。好莱坞的制片商将目光聚集到翻拍百老汇和早期歌舞片上,影片《发胶》是翻拍自十九年前的同名经典歌舞片。改编自音乐剧的好莱坞歌舞片《妈妈咪呀》在英国票房创佳绩。

  好莱坞歌舞片是深受大众欢迎的类型片之一,歌舞片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梦幻世界。几乎所有的好莱坞歌舞片,其故事情节都遵循一个简单甚至老套的模式:主人公从坎坷不平和失败颓废开始,经历不懈的奋斗,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事业成功以大团圆告终。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更容易满足内心深处的假想结局,更容易欣赏和沉醉于歌舞片表演。将意识中的现实世界与潜意识中的梦幻世界有机结合,乃是好莱坞歌舞片成功的一味灵丹妙药。[2]

  (二)经济危机中喜剧的传承与趋向

  在20年代末的大萧条时期,人们会去影院看马克斯兄弟的疯癫喜剧,20世纪福克斯的秀兰·邓波儿电影在1935年-1938年之间连续登上票房冠军宝座。她拍摄了《我们的小姑娘》、《小上校》、《小公主》、《亮眼睛》等一系列电影,她所饰演的作品多是表达对底层人民生活的赞颂,她天真、勇敢和美丽的形象给经济窘困的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的慰藉。查理·卓别林的喜剧更具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他塑造的手拿细手杖、脚蹬穿大皮鞋的流浪汉形象,给观众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摩登时代》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高峰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查理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工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发疯般地工作,但仍然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淘金记》和《城市之光》都是对经济萧条时期失业者生活的真实写照,描写了一个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工人形象。表现经济危机中生存竞争的激烈和谋生的艰难。

  怪癖喜剧这种类型片在1934年到1945年之间极为盛行。这种类型的故事中心人物往往都是行为夸张的浪漫情侣,影片通常是通过动作激烈的打闹戏剧方式来表现他们。这些电影常常将背景设置在富裕的有钱人家庭,即使在经济危机的艰苦时期也是这样。[3]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一夜风流》、《费城故事》,这种类型的早期影片都对经济危机有所涉及。在《一夜风流》中,男记者要努力撰写离家出走的女继承人的报道才能挽回他的工作。在《我的男人格德福瑞》中,一名无家可归的男子受雇于一个古怪的富裕家庭充当男佣,片中的人物常常提到“被遗忘的人”——这是经济危机时期的一个用语,指的是失业者[4]。观众在观看中会把自己当成影片里英俊、才貌双全但是生活在底层的克拉克·盖博,最终会遇到自己的幸福,观众在影片中寻找认同,逃避现实而进入到电影的虚幻现实里。

  2008年好莱坞新片趋势中,轻喜剧主导票房,出现了《菠萝特快》、《睡前童话》等轻喜剧。迪士尼的《贝弗利拜金狗》、派拉蒙“梦工厂”的《马达加斯加2》等轮番成了北美票房榜冠军,可见在经济危机中,美国人更愿意走进一个神话,把电影当作疗伤的良药。

  (三)经济危机促成恐怖电影

  在《魔鬼秀》这本书中,作者戴维斯卡尔指出:卡里加利博士、德古拉、科学怪人、化生博士、畸形人、狼人、金刚……这些银幕上的魔鬼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是大萧条、世界大战和冷战这些社会和政治的因素催生了它们。“恐怖电影”这个术语在此之前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讲,它是1931年的产物。电影制作人通过《德古拉》、《科学怪人》、《化生博士》在市场上获得的惊人业绩,注意到这种情况并非偶然,“恐怖电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带来丰厚利润的崭新领域。同时,恐怖片的另外一个制作优势是:低预算、小成本、最短制作周期。这一点也是支持30年代电影制片公司发掘恐怖片题材的又一重要因素。此时有声电影出现,声音成为早期恐怖片的一道浓墨重彩。

  1931年吸血鬼电影《德古拉》、《弗兰肯斯坦》,大萧条的危机通过德古拉、弗兰肯斯坦等魔鬼形象表现出来,成千上万的人明白他们再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一种无名的惊人力量在暗中操控着经济。对于《德古拉》,当时的电影制作发行联合会收到了对电影的无数抱怨。“这部电影中我看不到任何让人感到一点儿安慰的东西。它是最恐怖的东西”。一个匿名评价者说。有人说这部电影是“恐怖而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害的、病态、毫无人性而且毫无意义。在今天人们身处高压的生活中,一直让人们绷紧神经并且持续处于亢奋状态都是非常有害的,像这部电影一样对人的情绪有严重影响的影片不应该到处上映”。另有人意识到影片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危害:“任何一个提前观看影片的审查机构都应该反对这部电影。当他疯狂而恐怖的细节展现在上百万容易受影响的儿童,以及被艰难的生活压垮的成人面前的时候,它所造成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5]

  当时《电影先锋报》在探讨电影《科学怪人》时写道,这部影片出现了,“专家们这样说,当人们自己的精神受到压抑的时候,他们最喜欢悲剧性的东西,而经济学家则告诉我们,处于低潮的远不止是人们的精神状态。《科学怪人》只不过是医生为人们开的药方。”[6]由此可见,在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电影时刻把握着观众的脉搏,满足着观众的当下心理欲求和压抑表达。

  《金刚》使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出现了“尖叫女王”。这部1933年制作的影片在当时非常成功,成为首部再度发行的影片,催生了一系列电影翻拍版。2005年皮特·杰克逊又翻拍了《金刚》。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人民生活穷困社会处于不安定状态,人们希望在电影中逃离现实。原版《金刚》是按照恐怖、灾难的路线去拍摄的,金刚是灾难的来源,它到处杀戮给人们带来恐惧。

  《魔女嘉莉》翻拍自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小说。小说出版时,正好是美国因为经历严峻经济滑坡而使人们对美国社会“没有阶级”的美梦开始表示不安的时候。这所残酷和冷漠的学校可被视作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

  《鬼哭狼嚎》中斯蒂芬·金所反映的现实存在的忧虑,作者解释说:“我发现我自己想到的不是这一家人是否能从房子里面活着出去,而是他们是不是给自己的房子上了足够的保险。”经济的大网对于百姓而言已经千疮百孔了,正如恐怖娱乐电影中所反映的那样,美国人的生活看起来越来越像一场拼得你死我活无休无止的竞争。《沉默的羔羊》对20世纪晚期被赤字困扰的美国来说,“恐怖”意味着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现状,而只能被困在我们现有的环境里。不间断的经济危机反映出美国世纪的黑暗面,对恐怖主题的迷恋深深地植入美国的文化,光荣的背后是集体尖叫,梦想负载着恐惧。[7]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恐怖片风靡。这里面包含一定的心理学机制。恐怖片在观看的过程中,人们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而看过之后,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这是因为他潜意识里的恐怖冲突得到释放了。追求紧张之后放松的体验,是喜欢看恐怖片者的普遍心态。

  (四)科学幻想片

  1987年华尔街大崩溃,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和石油飞涨导致经济危机,这一时期高科技突起,电影的主题奔向外太空。经济萧条产生了另一面新景观。成千上万的人在经济危机中等待一个替罪羊或者一个拯救者,出现了《蝙蝠侠》、《超人》系列。

  这一时期,乔治·卢卡斯将喜剧片、西部片的类型与高科技和幻想结合在一起,成功地创造出了《星球大战》系列、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票房也创高峰。在1982年,全美失业率高达10.8%,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却创下蝉联16周票房第一的纪录。

  《超人》是虚构的超级英雄,改编自美国漫画,此后众多的超级英雄题材电影,都是源于这个超人故事的最初经典塑造,如《超人归来》、《超人总动员》、《全民超人》等。它是好莱坞塑造的“超级英雄”形象,为观众创造出一个救世主形象,代表整个美国的文化想象,堪称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民族英雄。

  “9·11”事件后,许多“冷战”时期支撑过美国民众心灵的超级英雄都回来了,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全美失业率攀升到6%时,《蜘蛛侠》依然大卖4亿美元。人们要想逃避现实,就会想到电影院去,民众希望一个救市英雄,幻想英雄救市。

  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蝙蝠侠之黑暗骑士》创下多项票房纪录,成为北美电影史上第二卖座的影片,仅次于1997年《泰坦尼克号》。电影院总能让人暂时忘却愁云密布的现实,电影总是一剂治愈系良药。

  (五)强盗影片

  19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所产生的另一个令人生畏的景观是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一种崭新的类型——强盗电影于是转移了公众对社会的愤怒和冷嘲热讽。通过观看强盗电影,观众得以参与到超越法律和公平竞争的标准之外的冒险之中,人们在等待一个替罪者。

  1932年强盗片《莫尔格街凶杀案》和《畸形人》在美国同时公映时,影评人纳尔森认为,“公众令人吃惊而且值得担忧的这种偏好”可能直接和国家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很多人都失业了,很多有工作的人也是在接受压低的薪金的条件下获得工作,很多人都生活在每一分钟都有可能被忽然降临的灾难所吞噬的持续恐惧之中。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接受比自己更加不幸的事情。”对于《畸形人》,纽约州政府要求把奥尔加巴古兰诺娃往香槟酒瓶中倒毒药的特写镜头删掉,他们唯恐这样的表现会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相似的犯罪。[8]

  20世纪30年代强盗片开始在好莱坞发展,城市的物质和心理氛围是强盗片的重要角色之一。30年代华纳公司为应对经济危机创作了一些流行的类型电影,其中亨弗莱鲍嘉、贾克奈等人主演的强盗片最有观众。

  1967年的《邦尼和克莱德》是背景设定在30年代经济危机下的强盗片。1955年拍摄的《猎人之夜》,大萧条时期作为电影的时代背景,男主角在经济危机中只能靠抢劫维系生存。《猎人之夜》将大萧条时期中普通人的卑微、疯狂与邪恶发挥到极致。1973年的《骗中骗》它以怀旧的色彩描述了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诈骗与火并活动。此类型中最有名的当属派拉蒙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中拍摄的《教父》系列。

  三、经济危机中的中国当代电影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秩序,金融旋风导致多数行业经济不景气,但国产电影却显得相对乐观,《非诚勿扰》、《梅兰芳》、《赤壁》(上、下)、《画皮》、《长江七号》、《功夫之王》、《大灌篮》、《投名状》等影片都过亿元票房,连观众一向失望的国产动漫电影,也因《喜洋洋与灰太郎》取得的票房佳绩而让人刮目相看,2008年中国电影出现令人振奋的火红景象。电影市场票房突破43亿元,电影综合效益突破80亿元。[9]国产电影在“叫好又叫座”的同时,开始真正影响到老百姓的经济生活。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应是金融危机对国人的经济生活造成了影响,人们需要在文化娱乐中排解危机所带来的压力和烦恼,通过电影来寻求精神慰藉。

  就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来讲,大制作、娱乐性和类型化趋向是主流,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样的趋向是否真的能够推进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或者产业化程度,单就应对经济危机的背景而言,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么,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电影行业该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呢?中国电影业又该如何针对当前发展形势制定应对策略?本文概述为以下几点:

  1.中国温情题材的影片会增多,金融危机下,人们的生活形势变得严峻,需要电影来安抚人们的心灵。

  自1997年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赚足票房以来中国贺岁片逐渐成熟,2008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不仅延续了冯小刚的幽默特色,更是通过描述一名“剩男”相亲的过程,把经济危机“幽默”了一把,也让国人在经济危机的困扰下幽默和欢笑了一把。同时,注重娱乐性的喜剧电影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据说,像张艺谋和王家卫这样的导演都开始着手跟赵本山的合作。

  2.金融危机下电影进行后电影开发,发展创意产业。

  后电影开发是为挖掘电影除了影院放映以外的一切下游产值而生产的商业行为。实质源于现代影像传媒播放的兼容与互动以及电影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消费所带来的心理趋同。[10]好莱坞充分利用后电影开发带来了滚雪球般的利益,如“迪士尼”不仅打造了米老鼠的明星品牌,同时在动画片的基础上修建了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主题乐园“迪士尼乐园”,现在,“迪士尼”品牌在国内外家喻户晓。

  从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票房佳绩来看,我国的创意产业市场有着广阔的未开发空间。在当今,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会产生巨大的连带经济效益。中国奥运中的吉祥物五个福娃,不仅出现了关于它们的影像,还出现了玩具、衣服等更多的衍生产品。“喜羊羊”的创作公司也表示,今后不仅要制作系列作品,还要开发“喜洋洋”的衍生产品和主题公园,打造中国卡通品牌乐园,最终目标是让中国的卡通形象走向世界。

  3.注重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2008年9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为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将围绕影视创作生产这一核心产业,从战略高度出发,培养、挖掘、吸纳和扶持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电影艺术人才,保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表示,“电影企业要走向产业化、市场化道路,必须从人入手,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强人才培养力度,转换人才培养的机制和环境。电影的希望和未来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青年人富有创作的激情和创新的精神,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我相信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未来是掌握在一批优秀青年的艺术家和管理人才手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机会,为中国电影集团和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11]2008年,作为“青年导演计划”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即日启程》投放市场后好评如潮,可以看出这一举措的优质潜力。

  4.注重电影的内部资源的整合以及外部市场的开拓。

  电影首先要立足国内。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其中有着广阔的电影市场潜力。要加强电影内部资源的整合,《投名状》、《长江七号》、《赤壁》、《梅兰芳》等影片的推广和宣传为影片取得良好票房起到了促进作用。2009年4月启动的“5510大电影计划”是一个具体的举措——由香港和内地的五大影视巨头整合资源、共同发起,预计在5年内最少投资5亿元人民币打造10部电影大片。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海外推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票房收入的最大化。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充分挖掘电影市场潜力,完善国产电影运作从融资、拍摄到制作、发行、营销的各个环节,增加国产电影的竞争力。《赤壁》(上、下)海外票房的成功标志着国产电影在国际预售方面的新突破。

  历史的经验证明了经济危机和电影的互动关系,经济危机时期往往是电影发展的繁荣时期。电影是经济危机的反指标。人们热爱电影的热情不会因艰难时局而改变。在好莱坞,经济危机永远是电影生产的巨大动力,无论是“疗伤影片”还是现实题材,都能在经济震荡中获取灵感。同时,压缩的制作成本,也促使制片商更用心、更审慎。因此,在最艰难的时刻,往往也能催生出最伟大的电影。这对我们的电影和我们的社会都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