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坛是旨在围绕中国电影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听取海内外学者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研究的真知灼见,在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互动关系中深入探讨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14位研究中国电影的国际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香港大学、上海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上海电影学院等10余位国内电影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为期两天,中外学者在此期间进行紧张、热烈的学术讨论、交流。10月13日下午会议圆满结束。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侯光明书记梳理了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自2017年10月31日成立以来的成果,希望能够在此次会议推动下,为“中国电影学派”营造一个更为开放的学术格局,并对未来“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工作进行了确切规划和美好展望。他希望,经过此次国际会议,能够加深对“中国电影学派”的国际拓展,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中国电影理论话语体系。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教授主持,他对与会的中外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介绍,他希望能够借由此次会议能够推动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并对北京电影学院人才培养方面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持、保障和指导。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开始主题发言,由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副部长王海洲教授主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康浩(Paul Clark)教授重点对“第五代”电影人及其后继者们的创作展开分析,他认为,“第五代”及其追随群体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起到了时代承前启后的作用。
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则将“第五代”电影作品中所描写的青春中的命运、成长、爱情等主题与21世纪初中国电影青春片中的电影主题、电影艺术形式上进行比对,以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发生和演变着“断裂式的历史线索”;并试图从两者间的断裂、变更和替代,引起对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回溯和展望。
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教授大卫·德瑟(David Desser)则在演讲中,对几批在纽约电影节所上映的中国影片进行梳理,考察在这些影片中,“中国”的概念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在纽约电影节推动下,围绕这些影片的中国电影研究是如何发展起来,进一步探讨纽约如何发挥一个引进外语影片的枢纽作用。
早稻田大学副教授中岛圣雄(Seio Nakajima)回顾了从1920年代末至今日本的中国电影研究进程,梳理了各个历史阶段所进行的中国电影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他指出,随着中国电影近十年间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领域和非文学和电影学类的日本学者们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电影研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电影进行探讨。
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研究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意”、“王道”、“人伦”等概念出发,对近些年来兴起的像《画皮》系列、《捉妖记》系列、《妖猫传》等融魔幻、神怪、恐怖、动作为一体的影片类型进行了文化解读。